污水處理是保護環境的重要舉措,但只有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合法排放。下面依斯倍來介紹一下污水處理達到哪些標準才可以排放。
污水處理后的水質應該符合國家和地方法規的要求。對于不同的行業和排放量,法規網上有具體的排放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需要針對性篩選。通常,對于工業廢水而言,污染物生化需去除90%以上,化學需去除80%以上,懸浮物需去除70%以上。如果達不到標準,那么就不能直接排放。
水質達到標準后,需要持續監測。在排放之前,需要對污水處理站的出水進行監測,而排放之后,還需要在排放口處監測,以確保污水不會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如果處理后仍有有機物和營養物質存在,如氮、磷等,那么需要進行后續的處置,以避免被排放后對環境造成污染。常用的方法是將處理后的污泥送入沼氣閣中進行沼氣發酵、干渣化等后續處理。
污水處理除了要達到國家和地方的排放標準外,還要在排放前監測,排放后持續監測,以確保環境不受污染。如果污水不能達到排放標準,或者排放后達不到環境的底線要求,那么就不能直接排放。污水處理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不斷改善和優化來達到最佳效果。
【責任編輯】: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www.34034a.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微生物處理工業廢水
下一篇: 工業污水中含磷過高怎么處理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