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家電、機械制造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涂裝工藝在產品表面處理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在噴涂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涂裝噴漆廢水,其中含有樹脂、溶劑、顏料、重金屬離子、油污、懸浮物等多種污染物,具有成分復雜、毒性高、難降解等特點。本文將介紹一家專注涂裝噴漆廢水處理的環保公司——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家是怎么處理這類廢水的。
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荷蘭外商投資的環保企業,于2011年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成立,致力于為涂裝噴漆廢水處理提供完整的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解決方案,業務板塊涵蓋EPC工程、提標改造、污水站運維等。依斯倍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處理系統已廣泛應用于表面處理電鍍、汽車制造、涂裝生產線、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半導體、航空船舶、金屬加工等行業。
一、涂裝噴漆廢水的來源與特性
1. 主要來源
噴漆室清洗水:用于清洗噴漆室內的過噴漆霧;
設備沖洗水:如噴槍、管道、攪拌罐等設備清洗過程產生;
漆渣壓濾液:漆霧經水幕吸收后形成漆渣,壓濾過程中產生的液體;
脫脂清洗水:金屬前處理過程中使用的除油、去污清洗水;
磷化廢水:金屬表面磷化處理過程中排放的含磷廢水。
2. 主要特性
COD(化學需氧量)高,可達幾千至幾萬 mg/L;
色度深、氣味重,主要來源于染料、顏料及有機溶劑;
可生化性差,部分有機物難以被微生物降解;
含有微量重金屬,如鋅、鎳、鉻等;
含油類物質和懸浮物,影響后續處理效果;
水質波動大,受生產工藝、涂料種類和操作管理等因素影響。
二、涂裝噴漆廢水處理的主要技術
針對其復雜的水質特點,涂裝噴漆廢水的處理通常采用“預處理 + 生化處理 + 深度處理”的多級組合工藝,以確保達標排放或回用要求。
1. 預處理階段
預處理階段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膠體、油脂等易處理的污染物,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的生化處理創造有利條件。
混凝沉淀法:通過投加 PAC(聚合氯化鋁)、PAM(聚丙烯酰胺)等藥劑,使廢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等凝聚成較大的顆粒,然后通過沉淀將其去除,同時也能去除部分 COD 和色度。
氣浮法:采用溶氣氣浮(DAF)或渦凹氣浮(CAF),向廢水中通入微小氣泡,使氣泡與廢水中的油脂、輕質懸浮物和漆渣顆粒等結合,形成浮渣并上浮至水面被刮除,從而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高級氧化法(AOPs):如 Fenton 氧化、臭氧氧化、電催化氧化等,利用產生的強氧化性自由基(如羥基自由基)破壞難降解有機物的結構,將其分解為小分子物質,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膜分離技術:如超濾(UF),利用膜的篩分作用,去除廢水中的乳化油、大分子有機物等。
2. 生化處理階段
生化處理階段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分解為無害物質,進一步降低 COD、BOD 等指標。
厭氧生物處理: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在無氧的環境下,厭氧菌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物質,從而降低 COD,同時還能產生沼氣。
好氧生物處理:如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SBR等,在有氧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將有機污染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等無害物質,進一步降解有機污染物,去除 BOD 和氨氮。
3. 深度處理階段
深度處理階段的目的是去除廢水中殘留的微量污染物,使出水達到回用或排放標準。
反滲透(RO)/納濾(NF):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去除廢水中的溶解性鹽分、殘留有機物和微量污染物,獲得高質量的回用水。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較強的吸附能力,可用于深度去除廢水中的色度、異味和微量有機物,常作為最終把關工藝。
紫外消毒 / 臭氧殺菌:通過紫外線的照射或臭氧的氧化作用,殺滅廢水中的微生物,保障出水的微生物指標達標,適合回用于潔凈環境。
涂裝噴漆廢水因其成分復雜、處理難度大而成為工業廢水治理的重點難點之一。但通過科學的多級處理工藝和合理的回用路徑,不僅可以實現達標排放,更能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為企業帶來顯著的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
未來,隨著技術進步與政策推動,涂裝噴漆廢水處理將更加注重“資源化、智能化、低碳化”,朝著“零排放”和“閉環循環”的方向穩步邁進,助力制造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
【責任編輯】: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www.34034a.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鋁制品廢水處理循環利用公司
下一篇: 酸性廢水處理循環利用公司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