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鍍、電子制造、電池生產、不銹鋼加工等行業中,含鎳廢水是一種常見的工業廢水。其主要來源于電鍍鎳、化學鍍鎳、清洗漂洗等工藝過程,具有鎳離子濃度高、水質復雜、環境危害大等特點。本文將介紹一家專注含鎳廢水處理的環保公司——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家是怎么處理這類廢水的。
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荷蘭外商投資的環保企業,于2011年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成立,致力于為含鎳廢水處理提供完整的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解決方案,業務板塊涵蓋EPC工程、提標改造、污水站運維等。依斯倍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處理系統已廣泛應用于表面處理電鍍、汽車制造、涂裝生產線、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半導體、航空船舶、金屬加工等行業。
一、含鎳廢水的主要來源與特性
1. 主要來源:
電鍍行業:鍍鎳槽液清洗過程中產生大量含鎳廢水;
PCB制造:化學鍍鎳/金工藝段排放的廢液;
新能源電池生產:三元鋰電池材料制備過程;
金屬表面處理:如不銹鋼鈍化、拋光清洗等環節。
2. 水質特點:
鎳離子(Ni2?)濃度一般為50~1000 mg/L;
可能含有絡合劑(如檸檬酸、EDTA)、重金屬共存離子(Cr、Cu、Zn);
pH值變化范圍廣,部分廢水呈強酸性或堿性;
COD不高但可生化性差。
二、含鎳廢水處理與回用技術
1. 化學沉淀法
氫氧化物沉淀法:通過調節pH至9~11,使Ni2?生成Ni(OH)?沉淀,適用于不含絡合劑的廢水。
硫化物沉淀法:投加Na?S等硫化劑,生成NiS沉淀,去除率高,但可能帶來二次污染風險。
鐵氧體法:在特定條件下形成鐵氧體復合物,同時去除多種重金屬,適用于混合重金屬廢水。
2. 吸附法
活性碳、沸石、離子交換樹脂:用于深度處理低濃度含鎳廢水,保障出水鎳含量低于排放標準或回用要求。
新型吸附材料:如改性纖維素、納米氧化物、生物吸附劑等,具有選擇性強、再生性能好等優勢。
3. 膜分離技術
反滲透(RO):可高效脫除溶解性鎳離子,出水水質高,適合用于清洗水、純水系統補水。
納濾(NF):對多價金屬離子截留率高,能耗較低,適用于部分脫鹽場景。
超濾(UF):作為預處理單元,去除膠體、大分子有機物,保護后續膜系統。
4. 電化學處理
電沉積法:通過電解將鎳離子還原為金屬鎳進行回收,適用于高濃度含鎳廢液。
電絮凝法:利用鋁/鐵陽極釋放金屬離子形成絮凝體,同步去除鎳及其他污染物。
面對日益嚴峻的水資源短缺與環境保護壓力,含鎳廢水處理與循環利用已成為工業綠色轉型的關鍵環節。企業應從源頭控制、過程優化到末端治理全過程入手,積極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手段,打造科學高效的水循環利用體系。唯有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責任編輯】: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www.34034a.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制藥廢水處理循環利用公司
下一篇: 含氟廢水處理循環利用公司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