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的發展,含礦物油的廢水排放量逐漸增加。礦物油在機械加工、金屬切削、潤滑、冷卻等過程中廣泛應用,而其排放到環境中的廢水如果不加以妥善處理,將會對水體造成嚴重的污染,并且浪費寶貴的水資源。因此,研究和應用有效的含礦物油廢水處理及回用技術具有重要的環境和經濟意義。
含礦物油廢水通常含有高濃度的乳化油、懸浮物(SS)、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以及可能存在的重金屬離子。這些成分使得廢水具有較高的生物毒性,難以自然降解,而且由于礦物油的疏水性,它容易附著在水體表面形成油膜,阻礙氧氣溶入水中,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
含礦物油廢水處理方法
1. 物理法
- 隔油池:利用重力分離原理,將密度小于水的礦物油從廢水中分離出來。
- 氣浮法:通過向廢水中注入微小氣泡,使油滴與氣泡粘附上浮至水面,然后進行刮除。
- 過濾:使用砂濾、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去除廢水中的懸浮顆粒和部分有機污染物。
2. 化學法
- 破乳劑:添加特定的化學藥劑破壞乳化狀態,使油珠聚集變大,便于后續物理分離。
- 混凝沉淀:加入混凝劑促使細小的膠體粒子凝聚成較大的絮凝體,從而易于沉降或過濾去除。
3. 生物法
- 活性污泥法:采用微生物代謝作用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對于可生物降解的礦物油有較好的處理效果。
- 生物膜法:在填料上培養固定的微生物群落,以提高處理效率和穩定性。
4. 先進氧化技術
- Fenton反應:利用過氧化氫和亞鐵鹽生成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有效降解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
- 臭氧氧化:臭氧作為一種強氧化劑可以直接氧化有機物或者與其他物質結合產生更高效的氧化過程。
回用工藝
為了實現含礦物油廢水的資源化利用,除了上述的基本處理步驟外,還需要進一步凈化水質以滿足回用標準。常見的回用工藝包括但不限于:
- 反滲透(RO):能夠有效地截留大部分溶解性鹽類和其他微量污染物,得到高質量的再生水。
- 超濾(UF)/納濾(NF):用于去除大分子有機物、膠體和一些細菌病毒,作為RO前的預處理步驟。
- 電滲析(EDR):適用于含鹽量較高的廢水,通過選擇性地遷移陰陽離子來降低水中的總溶解固體(TDS)含量。
含礦物油廢水處理與回用是一項復雜但非常必要的工作。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和廢水的具體性質,可以選擇合適的組合工藝流程。例如,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先采用物理化學法初步去除大量礦物油,再結合生物法進行深度處理,最后經過膜分離技術確保出水質量達到回用要求。
【責任編輯】: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www.34034a.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印染廠廢水處理回用工藝
下一篇: 造紙廠廢水處理回用工藝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