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鍍用除油添加劑中常常會應用到表面活性劑,那么它如今的發展現狀是怎么樣的呢?根據經驗,今天依斯倍環保小編想與大家分享下電鍍用除油添加劑中表面活性劑發展現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表面活性劑是除油添加劑中重要且變化最大、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的。世界各國出臺了許多關于表面活性劑生物降解、泡沫、COD(化學需氧量)和廢水處理的規定,值得深入研究。
1961年,德國頒布了洗滌劑的第一項法律法規,規定表面活性劑的生物降解率必須大于80%。1965年,歐洲地表水和廢水中的泡沫問題得到解決。1966年,LAS (直鏈烷基苯磺酸鈉)投入商業生產,DDBS(支鏈烷基苯磺酸鈉)開始退出歷史舞臺。1990年10月,德國和荷蘭要求表面活性劑工業替代D1821(雙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其消耗量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減少了70% ,三年后完全被酯基季銨鹽所取代。2011年初,在中國環境保護部和海關總署發布的《中國嚴格限制進出口的有毒化學品目錄》中,首次包括仁基酚(NP)和仁基酚聚氧乙烯醚(NPE)。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化合物(APEO) ,包括NP、OP(辛基酚)、DP(十二烷基酚) 、DNP(二氰基酚)等。毒性大,雌激素效果相似,不易降解,會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逐漸受到各國的限制或禁止。
目前,環保形勢嚴峻,節能減排、綠色環保、資源回收利用已成為各生產企業指導精神和發展的風向標。
以上就是依斯倍環保小編聊的電鍍用除油添加劑中表面活性劑發展現狀,希望對您有幫助。
【責任編輯】: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www.34034a.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日處理量1000噸電鍍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